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霜降时节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,这时天气渐冷、初霜出现,昼夜温差变化较大。
霜降时节
霜降时节,大地呈现出丰收后的宁静景象。田野里的庄稼已经收割完毕,农民忙碌了一整年的身影也开始渐渐消退。此时,树木的叶子变得更加斑斓多彩,但在寒冷的清晨,它们往往被薄薄的白霜覆盖,闪烁着晶莹的光芒。对于农事活动来说,霜降是一个重要的节点。农民会利用这个时机进行土地的整理和冬季作物的播种,以确保来年的丰收。在南方的一些地区,人们还会种植越冬蔬菜,为寒冷的冬天储备食物。

霜降各地风俗
赏菊花
古有“霜打菊花开”之说,所以登高山,赏菊花,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。南朝梁代吴均的《续齐谐记》上有记载。“霜降之时,唯此草盛茂”,因此菊被古人视为“候时之草”,成为生命力的象征。
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,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,赏菊饮酒,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。古人眼里,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,被认为是“延寿客”、不老草。

进补食
民间有“补冬不如补霜降”的说法。霜降时节,天气越发寒冷,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。人们认为先“补重阳”后“补霜降”,而且“秋补”比“冬补”更要紧。因此,霜降时节,民间有“煲羊肉”、“煲羊头”、“迎霜兔肉”的食俗。
俗话说吃啥补啥,据说吃煲羊头有助于“头风”等疾病的治疗。医书上也有加“四珍”、“八珍”的补药煲羊肉,可以辅疗肺病、疟疾的记载。






